很多人以为,只有到老了的时候,才为我们的血管操心。殊不知,血管斑块变大,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
有些人的血管不免让人捏一把汗,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
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弹力下降,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共10万公里,绕地球2圈半,相当于路。先要血管通,才会不得病。
血24小时流动,和血管壁摩擦就生垃圾,血从血管到毛细血管流速增加,阻力增大,得心脑血管病。
如果平时没有体检的习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做几道测试题。
下面12题目,根据自己的情况作答,回答“是”则记一分:
1.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嗜吃方便面、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食品;
5.不愿运动;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脚发凉,有麻木感;
9.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升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升高;
12.直系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
符合其中1~4项,说明血管年龄尚属年轻;
符合5~7项,提示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
符合8~12项,说明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
专家建议: 30岁以后,应定期检查颈动脉超声,而在确诊有血管类疾病后,需要做进一步的CT、核磁等更精确的影像学检查。
有这些信号,记得家中常备如新华茂鱼油软胶囊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我国居民平均每天摄入烹调油42克,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07版)中所建议的25-30g,且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明显不足且非常不均衡。
不饱和脂肪酸分为Omega-3、Omega-9、Omega-6。体内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均衡,特别是Omega-6摄入过多,会造成发炎,过敏。
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均衡引起机体发炎
生存在深海冷水域的鱼,含有大量我们俗称为鱼油的营养成份。它们是Omega-3 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最典型的两种成份是EPA与DHA 。
此外, Omega-3脂肪酸对人体还有许多益处, 如可以平衡典型膳食中过量摄取Omega-6脂肪酸(主要来源为植物油)的缺点,提供重要的营养所需。
美国心脏学会建议每人每周至少要两次以鱼肉为主食,但大部份的人都无法有效地摄取足够的深海鱼类以符合健康有活力的生活型态。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人工养殖的淡水鱼类可提供的Omega-3脂肪酸非常少,甚至不及深海鱼类的三分之一。
促进免疫系统健康
促进心血管健康
改善脑部健康状况
有助肌肤健康
EPA(二十碳五烯酸)
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脂,使血液更容易在血管中流通。
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
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发生,对视力具保护作用,抑制癌细胞生成。
鱼油和鱼肝油有何不同?鱼油的主要成份是Omega-3脂肪酸,其功能是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而鱼肝油的主要成份是维生素A及维生素D ,可以保护视力, 但若长期大量摄取会造成体内囤积,容易有中毒之虞, 两者是不同类型的产品。
美味与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深海鱼油
Omega6 : Omega3 均衡摄入比率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6 : 1
◇ 日本国家卫生部建议:4 : 1
◇ 中国国家卫生部建议:4 – 6 : 1
• 深海鱼油虽然是动物脂肪,但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Omega-3能均衡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 鱼油≠鱼肝油
• 严重的海洋资源污染
• 人工养殖的淡水鱼类可提供的Omega-3脂肪酸非常少,甚至不及深海鱼类的三分之一
鱼油中的主要成分为EPA与DHA:
◎ EPA(二十碳五烯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使血液更容易在血管中流通。
◎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发生,对视力具保护作用,抑制癌细胞生成。
◎ “临床实验中显示出omega-3脂肪酸的摄取能够减少心脏疾病发生风险。健康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戒前期患者食用,都有很大的益处。我们建议在平日饮食当中应摄取来自鱼类为来源的omega-3脂肪酸。”
——美国心脏协会(AHA)
Omega-3其他方面的功能◎ 改善脑部健康状况:DHA是构成脑细胞膜的必需成分,也是维护脑部健康的重要功臣。
◎ 有助肌肤健康:Omega-3能令皮肤均衡保湿及保持健康。
◎ 保护视力:人体中DHA在视网膜细胞中含量最高,能保护视网膜,改善视力。防止视力减退。
2002年4月11日,新英格兰医药杂志
1、原料来源:判断鱼油好坏首要要素是看其原料是否来源于深海无污染的区域。
2、颜色:外表看是否光洁度好,晶莹剔透,色微黄。
3、鱼油形式:考量人体吸收度及身体保健功效。
4、稳定性: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5、品质保证:有效成分标准化同样至关重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