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也是最容易缺乏的一种。人体内铁可分为功能性铁和储存铁。功能性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含铁酶。储存铁以铁蛋白和血铁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脏、网状内皮细胞和骨髓中。
铁缺乏可导致缺铁性贫血,铁缺乏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公共营养问题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营养缺乏病。缺铁也会引起智力发育的损害及行为改变,损害儿童的认知能力。降低抗感染能力,增加机体对铅的吸收。还可出现易烦躁、头晕、工作能力下降、恶心、便秘或腹泻及神经功能紊乱等。
铁缺乏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隐性饥饿之一,之所以称为隐性饥饿,就是因为铁缺乏不易被察觉;只有达到相当程度的缺乏,使造血系统受到影响,不能完成人体正常氧和养料的运输,才表现出疾病的症状——贫血。
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中缺乏造血的原料,其中由于缺乏微量元素铁所引起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由于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引起的贫血称为“巨幼红细胞贫血”,这两种贫血统称为“营养性贫血”。在营养性贫血中,缺铁性贫血约占65%-75%,是较为常见的贫血,是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我国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6-11岁儿童贫血率为5.0%,孕妇贫血率为17.2%。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范围内贫血人数将达到20亿人,其中有50%的人可以归因于铁缺乏。
贫血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会导致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并因此带来诸多健康问题:
神经系统: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甚至影响远期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
皮肤黏膜:贫血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进行有效血容量重新分配,相对次要的脏器如皮肤、黏膜供血减少;皮肤、黏膜颜色变淡。粗糙、缺少光泽甚至形成溃疡。毛发干枯易折。
呼吸循环系统:活动后心悸气短。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长期贫血,心脏超负荷工作且供氧不足,会导致贫血性心脏病,此时不仅有心率变化,还可有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消化系统:贫血时消化腺分泌减少甚至萎缩,导致消化功能减低,出现腹胀、厌食、大便规律和性状的改变等。缺铁性贫血可有吞咽异物感或异嗜症。巨幼细胞贫血或恶性贫血可引起舌炎、舌萎缩、牛肉舌、镜面舌等。
内分泌系统:长期贫血影响睾酮分泌,减弱男性特征;影响女性激素分泌导致月经异常,如闭经或月经过多。长期贫血影响男女性欲,影响各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和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
免疫系统:贫血影响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影响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导致感染性疾病多发。
同时人体缺铁时,可引发缺铁性贫血,出现食欲减退、烦躁、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头晕等症状。
膳食中铁的吸收利用率因食物种类不同有很大差异别。动物性食物所含的铁为血红素铁,吸收率高,大约可吸收20%-30%,而且不受膳食因素的影响。植物性食物所含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多以三价铁形式存在,必须在肠道内先还原成二价的亚铁离子后才能被吸收,吸收率多在10%以下。
在食物中以动物肝脏、动物血含铁最丰富,肉类、鱼类、蛋黄、黑木耳、海带、紫菜、口蘑、香菇、芝麻酱等含铁亦较多。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由于维生素含量较高,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应该提倡每日食用。
铁有两项最主要的生理功能:
• 一是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
• 二是构成细胞色素和含铁酶等,参与能量代谢。
同时它会刺激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合成,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等过程。 增强人体能量代谢。 促进β-胡萝卜素转换成维生素A。 促进抗体的产生。 增进药物在肝脏内的分解。
那葆婴的铁加叶酸片,除了正常的补铁之外,最主要还添加了叶酸。
叶酸首先被发现存在于植物的叶子内,并且所有绿色蔬菜中都含量丰富,故称之为叶酸。
摄入不足、吸收不良、需要量增高和丢失过多等,都会导致叶酸缺乏。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酗酒者及服用药物(如避孕药、抗肿瘤药)者,是容易引起叶酸缺乏的人群。
而葆婴铁加叶酸片中所含的铁是富马酸亚铁,性质温和,不会有刺激和副作用的,吸收利用迅速,不会对维生素等造成破坏,也不会催化氧化反应,与多种营养物质有着良好的配伍性,它的吸收方式不同于硫酸亚铁,它能够缓解微量元素之间的吸收时的竞争意志,不断地提高了亚铁的吸收利用率,还提高了其它元素的吸收率。这就是葆婴的铁加叶酸片与市面上很多补铁的产品的不同。
如果你也有贫血症状,那你就应该补充铁了,不要等到出现严重症状再去弥补,也许为时已晚了。把它扼杀在摇篮里,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